翣字的意思

翣拼音 shà    翣部首 羽 翣笔画 14 注音 ㄕㄚˋ    繁体字 翣 部首笔画 6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折捺横折捺横捺横捺撇横折撇横 翣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翣五笔86:NUVF 翣五笔98:NUVF 五行:金 UniCode:U+7FE3 四角号码:17404 仓颉:SMYTV GBK编码:C1A0 规范汉字: 翣的解释


shà  ㄕㄚˋ
◎ 古代出殡时的棺饰:“饰棺墙,置翣。”
◎ 古代帝王仪仗中的大掌扇:“古者扇翣皆编次雉羽或尾为之。”
◎ 古代钟、鼓、磬架横木上的扇形装饰:“周之璧翣。”

翣的详细解释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菨 shà 
〈词性:名〉
(1) 古代棺饰。垂于棺的两旁 [coffin's ornament]
翣,棺羽饰也。天子八,诸侯六,大夫四,士二。下花。从羽,妾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后之丧持翣。——《周礼·女御》
大丧持翣。——《周礼·御仆》。注:“棺饰也。”
衣翣柳之材。——《周礼·缝人》
设蒌翣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》。注:“棺之墙饰。”
饰棺墙,置翣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上》
(2) 又如:翣柳(灵柩上的装饰);翣翣(古代棺木的装饰)
(3) 扇 [fan]
大扇谓之翣。——《小雅·广服》
杖笠翣。——《仪礼·既夕礼·燕器》。注:“扇也。”
被裘而以翣翼。——《淮南子·说南》。注:“扇也。”
手无容,不翣也。——《礼记·少仪》
(4) 特指古代仪仗中用的大掌扇 [a large flag]
有翣羽盖。——《周礼·巾车》。注:“所以御风尘。”
古者扇翣,皆编次雉羽或尾为之,故于文从羽。——《宋史·仪卫志》
(5) 古代钟鼓架上的饰物 [ornament on a bell-rack]
殷之崇牙, 周之璧翣。——《礼记·明堂位》

翣的汉语字典

[①][shà]
[《廣韻》所甲切,入狎,生。]
“歰2”的被通假字。“接4”的被通假字。亦作“菨1”。
(1)古代出殡时的棺饰,状如掌扇。
(2)指古代仪仗中用的掌扇。
(3)扇子。
(4)称扇形之物。
(5)古代扇形羽饰的车盖,以御风尘。
(6)古代钟鼓架簨上的装饰。
(7)用同“歃”。参见“翣血”。
(8)用同“眨”。参见“翣翣眼”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所甲切,入32狎,sha,咸開二入銜生
[平水韵]:入声十七洽
[粤 语]:saap3

翣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  
【未集中】【羽字部】 翣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957第43(点击查看原图)  的拼音:
【廣韻】所甲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色甲切,?音啑。【說文】棺羽飾也。【周禮·天官·女禦】後之喪持翣。【註】翣,棺飾也。【禮·檀弓】飾棺牆置翣。【註】翣,以布衣木,如襵與。【疏】鄭註,喪大記云:漢禮,翣以木爲筐,廣三尺,高二尺四寸,方兩角高,衣以白布,畫雲氣,柄長五尺,云如襵與者,襵如,漢時之扇。又【禮器】天子八翣,諸侯六翣,大夫四翣。 又【小爾雅】大扇謂之翣。【儀禮·旣夕禮】燕器杖笠翣。【註】翣,扇也。 又【禮·明堂位】周之璧翣。【註】畫繒爲翣,載以璧,垂五采羽於其下,掛於簨之角上。 又【玉篇】?也。 又【集韻】色輒切,音箑。義同。 或作翜。 翣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楷体   中国大陆宋体  台湾细明体  香港明体  日本明朝体  韩国明朝体  旧字形  

基本字义

shà(ㄕㄚˋ)

⒈  古代出殡时的棺饰:“饰棺墙,置翣。”

⒉  古代帝王仪仗中的大掌扇:“古者扇翣皆编次雉羽或尾为之。”

⒊  古代钟、鼓、磬架横木上的扇形装饰:“周之璧翣。”

English

feathers used decorate coffin; large wooden f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