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 鄕
xiāng ㄒㄧㄤˉ
◎ 同“乡”。
[①][xiāng]
[《廣韻》許良切,平陽,曉。]
“乡1”的繁体字。亦作“郷1”。亦作“鄊1”。“鄕1”的新字形。
(1)基层行政区划名。后指县以下的农村基层行政单位。(1)周制,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。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令五家爲比,使之相保;五比爲閭,使之相受;四閭爲族,使之相葬;五族爲黨,使之相救;五黨爲州,使之相賙;五州爲鄉,使之相賓。”郑玄注:“鄉萬二千五百家。”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故夫知效一官,行比一鄉,德合一君,而徵一國者,其自視也亦若此矣。”成玄英疏:“鄉是萬二千五百家也。”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五家爲鄰,五鄰爲里,四里爲族,五族爲黨,五黨爲州,五州爲鄉。鄉,萬二千五百户也。”(2)春秋齐制,郊内二千家为一乡。《国语·齐语》:“五家爲軌,軌爲之長;十軌爲里,里有司;四里爲連,連爲之長;十連爲鄉,鄉有良人焉。”又:“管子於是制國以爲二十一鄉。”韦昭注:“二千家爲一鄉。”又郊外三千家为一乡。《国语·齐语》:“制鄙:三十家爲邑,邑有司;十邑爲卒,卒有卒帥;十卒爲鄉,鄉有鄉帥。”《管子·小匡》:“制五家爲軌,軌有長;六軌爲邑,邑有司;十邑爲率,率有長;十率爲鄉,鄉有良人。”王念孙《读书杂志·管子四》:“率,當依《齊語》作卒。”(3)春秋战国楚制,二千家为一乡。《鹖冠子·王鈇》:“五家爲伍,伍爲之長;十伍爲里,里置有司;四里爲扁(甸),扁(甸)爲之長;十扁(甸)爲鄉,鄉置師。”(4)汉制,万户为乡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大率十里一亭,亭有長;十亭一鄉,鄉有三老、有秩、嗇夫、游徼。”(5)唐宋迄今县级以下的基层行政单位。《旧唐书·食货志上》:“百户爲里,五里爲鄉。”《宋史·袁燮传》:“合保爲都,合都爲鄉,合鄉爲縣。”清譚嗣同《改并浏阳城乡各书院公启》:“瀏陽書院凡六,城内曰南臺;東鄉曰獅山;曰洞溪;西鄉曰瀏西;南鄉曰文華;北鄉曰文光。”方之《乡长买笔》四:“清早,周红贞就跑到乡里来了。”
(2)区域;地方。
(3)泛指城市以外的农村地区。
(4)指某种境界;情况。
(5)家乡。
(6)辈类。
(7)指身体上的穴位。
(8)古官名。乡大夫的略称。
(9)乡饮酒礼的略称。
(10)通“薌(香)”。
[②][xiàng]
[《集韻》許亮切,去漾,曉。]
“乡2”的繁体字。通“向1”。“鄕2”的新字形。
(1)窗户。
(2)方向;方位。
(3)面向,朝着。
(4)去,前往。
(5)趋向。
(6)向往;景仰。
(7)偏向,偏爱。
(8)从前,原先。
(9)面临,将要。参见“鄉2邇”、“鄉2晨”。
(10)介词。表示动作的方向、对象等。
(11)连词。表示假设。相当于“如果”、“假使”。
[③][xiǎng]
[《正字通》音享]
“乡3”的繁体字。“鄕3”的新字形。
(1)通“饗(享)”。享用。
(2)通“響”。
音韵参考
[粤 语]:hoeng1
鄕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
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鄕
⒈ 同“乡”。
country; rural; vill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