�?�?/b>
fù ㄈㄨˋ
�?“复”的繁体字�?br>�?返、還。《爾�?#x2022;釋言》:“復,返也。”《左�?#x2022;僖公四年》:“昭王南征而不復。�?br>�?還原,再回到原來的樣子。如:“恢復”、“康復”、“回復”、“收復”。《史�?#x2022;卷七十六•平原君虞卿傳》:“三去相,三復位。”南朝宋•劉義�?#x2022;世說新語•方正:“我令卿復君臣之好,何以猶絕?�?br>�?回報,多指仇恨而言。如:“報復”、“復仇”。《左�?#x2022;定公四年》:“(伍員)謂申包胥曰:‘我必復楚國。’�?br>�?免附徭役或賦稅。《墨�?#x2022;號令》:“男女老小,先分守者,人賜錢千,復之三歲。”《漢�?#x2022;卷一•高帝紀上》:“蜀漢民給軍事勞苦,復勿租稅二歲。�?br>�?再、又。如:“去而復返”、“舊病復發”、“死灰復燃”。唐•李白《將進酒》:“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迴。�?br>�?無義。有補充或調整音節的作用。南朝梁•無名氏《木蘭詩二首之一》:“唧唧復唧唧,木蘭當戶織。”唐•杜甫《贈衛八處士詩》:“今夕復何夕?共此燈燭光。�?br>�?易經卦名。六十四卦之一。震�)下坤()上。機運循環之象�?br>�?姓。如元代有復見心�?br>�?“復”、“複”、“覆”三字本義各異。復為還、返,複為有夾裡的衣服,覆為翻倒、傾倒的意思。但因就其本義都可以引申為再、又、重等義,所以“反復”也或作“反複”、“反覆”,“重複”也或作“重覆”、“重復”等。但在某些語詞的特定用法上,卻不可相混。如“復興”不作“複興”、“覆興”,“複數”不作“復數”、“覆數”,“覆蓋”不作“復蓋”、“複蓋”。因此使用這三字,除其意義相通部分外,仍應注意各字單用本義之區別�?/p> 復的汉语字典
[①][fù�?br>[《廣韻》房六切,入屋,奉。]
[《廣韻》扶富切,去宥,奉。]
“复1”的繁体字�?br>(1)还,返回�?br>(2)抵偿;偿还�?br>(3)谓归还。参见“復政”�?br>(4)恢复;康复�?br>(5)收复;光复�?br>(6)重复;反复;回环�?br>(7)告诉;回答;回复�?br>(8)又;更;再�?br>(9)报复�?br>(10)谓实践诺言�?br>(11)谓免除徭役或赋税�?br>(12)泛指消除�?br>(13)古丧礼称召唤始死者的灵魂为“復”�?br>(14)通“覆”。庇护;覆盖�?br>(15)通“覆”。倾覆;颠覆�?br>(16)通“”。地室。《诗·大雅·绵》:“古公亶父,陶復陶穴,未有家室。”復,《说文·穴部》引作:“”。《商君书·徕民》:“人之復陰陽澤水者過半。”朱师辙解诂:“復借为'�?,地室也。”一说为开掘於住穴之内的窦窖。参阅于省吾《泽螺居诗经新证·陶复陶穴》�?br>(17)通“腹”。丰厚�?br>(18)通“複”。参见“復道”、“復格”�?br>(19)卦名。六十四卦之一,震下坤上�?br>(20)姓。春秋楚有復遂。见《左传·文公十年》�?/p> 復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�?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
復
⒈ “复”的繁体字。
⒉ 返、還。《爾雅•釋言》:“復,返也。”《左傳•僖公四年》:“昭王南征而不復。”
⒊ 還原,再回到原來的樣子。如:“恢復”、“康復”、“回復”、“收復”。《史記•卷七十六•平原君虞卿傳》:“三去相,三復位。”南朝宋•劉義慶•世說新語•方正:“我令卿復君臣之好,何以猶絕?”
⒋ 回報,多指仇恨而言。如:“報復”、“復仇”。《左傳•定公四年》:“(伍員)謂申包胥曰:‘我必復楚國。’”
⒌ 免附徭役或賦稅。《墨子•號令》:“男女老小,先分守者,人賜錢千,復之三歲。”《漢書•卷一•高帝紀上》:“蜀漢民給軍事勞苦,復勿租稅二歲。”
⒍ 再、又。如:“去而復返”、“舊病復發”、“死灰復燃”。唐•李白《將進酒》:“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迴。”
⒎ 無義。有補充或調整音節的作用。南朝梁•無名氏《木蘭詩二首之一》:“唧唧復唧唧,木蘭當戶織。”唐•杜甫《贈衛八處士詩》:“今夕復何夕?共此燈燭光。”
⒏ 易經卦名。六十四卦之一。震下坤上。機運循環之象。
⒐ 姓。如元代有復見心。
⒑ “復”、“複”、“覆”三字本義各異。復為還、返,複為有夾裡的衣服,覆為翻倒、傾倒的意思。但因就其本義都可以引申為再、又、重等義,所以“反復”也或作“反複”、“反覆”,“重複”也或作“重覆”、“重復”等。但在某些語詞的特定用法上,卻不可相混。如“復興”不作“複興”、“覆興”,“複數”不作“復數”、“覆數”,“覆蓋”不作“復蓋”、“複蓋”。因此使用這三字,除其意義相通部分外,仍應注意各字單用本義之區別。
return; repeat; repeated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