羛拼音
yì 羛部首 羊 羛笔画 11 注音
ㄧˋ 繁体字 羛 部首笔画 6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捺撇横横竖横折横折撇竖 羛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羛五笔86:UGXJ 羛五笔98:UGXJ 五行:金 UniCode:U+7F9B 四角号码:80527 仓颉:TGLLN GBK编码:C170 规范汉字: 羛的解释
● 羛
yì ㄧˋ
◎ 古同“义”。
羛的汉语字典
[①][yì]
[《集韻》宜寄切,去寘,疑。]
同“義1”。
[②][xī]
[《廣韻》許覊切,平支,曉。]
[《廣韻》魚倚切,上紙,疑。]
同“義1”。
羛阳,古地名。在今河南省内黄县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許羈切,上平5支,xī,止開三平支B曉
[粤 语]:hei3ji6
羛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未集中】【羊字部】 羛; 康熙笔画:11; 页码:页951第42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廣韻】魚倚切【集韻】語綺切,?音蟻。【說文】魏郡有羛陽鄕,讀若錡。今屬鄴,本內黃北二十里。【後漢·光武帝紀】大破五校於羛陽,降之。【註】羛陽,聚名,屬魏郡,故城在今相州堯城縣東。左傳云:晉荀盈如齊逆女,還卒于戲陽。杜預註云:內黃縣北有戲陽城。戲與羛通。 又【集韻】虛宜切,音犧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宜寄切,音議。義,通作羛。【說文】墨翟書義從羛。◎按說文在我部,今倂入。 羛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