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 绂
(紱)
fú ㄈㄨˊ
◎ 古代系印纽的丝绳,亦指官印:印绂。玺绂。
◎ 同“黻”。
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◎ 绂
紱 fú
〈词性:名〉
(1) (形声。从糸( mì),表示与线丝有关。本义:系印章或佩玉用的丝带。绂的颜色依官位品级而不同)
(2) 同本义 [silk ribbon]
降尊就卑,怀玺藏绂。——《文选·张衡·西京赋》
授单于印绂。——《汉书·匈奴传下》
(3) 古代作祭服的蔽膝 [knee hide]。缝于长衣之前。为祭服的服饰。周制帝王、诸侯及诸国的上卿皆着朱绂
朱绂方来。——《易·困卦》
[①][fú]
[《廣韻》分勿切,入物,非。]
“绂1”的繁体字。
(1)系官印的丝带。也代指官印。
(2)蔽膝。缝于长衣之前,为古代天子、诸侯等礼服的服饰。
音韵参考
[平水韵]:入声五物
[粤 语]:fat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
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绂(紱)
⒈ 古代系印纽的丝绳,亦指官印:印绂。玺绂。
⒉ 同“黻”。
会意
ribbon or cord used attach orna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