籚拼音
lú 籚部首 竹 籚笔画 22 注音
ㄌㄩˊ 繁体字 籚 部首笔画 6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撇横捺撇横捺竖横折撇横折竖折横竖横竖折竖竖横 籚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籚五笔86:THAL 籚五笔98:THLL 五行:火 UniCode:U+7C5A 四角号码:88212 仓颉:HYPT GBK编码:BB56 规范汉字: 籚的解释
● 籚
lú ㄌㄨˊ
◎ 古书上说的一种竹子。
◎ 矛、戟的柄。
◎ 筐;饭器。
◎ 古同“櫨”。
籚的汉语字典
[①][lú]
[《廣韻》落胡切,平模,來。]
“廬3”的被通假字。
(1)矛戟的柄。
(2)饭器,其形如筐。
(3)竹名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落胡切,上平11模,lú,遇開一平模來
[平水韵]:上平七虞
[粤 语]:lou4
籚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 籚; 康熙笔画:22; 页码:页904第29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廣韻】落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龍都切,?音盧。【廣韻】籚西竹,出會稽。【戴凱之·竹譜】有竹象籚,因以爲名。東甌諸郡,緣海所生。肌理勻淨,筠色潤貞。凡今之篪,匪兹不鳴。 又【類篇】筐也。大曰籚,小曰籃。【儀禮·士昏禮註】笲竹器而衣者,其形蓋如今之筥?籚矣。 又通作廬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秦無廬。【註】矛戟柄也。 又【韻會】同櫨。柱上拊也。【晉語】侏儒扶籚。 籚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