須字的意思

須拼音    須部首 頁 須笔画 12 注音 ㄒㄩ    繁体字 須 部首笔画 9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撇撇撇横撇竖折横横横撇捺 須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須五笔86:EDMY 須五笔98:EDMY 五行:金 UniCode:U+9808 四角号码:21286 仓颉:HHMBC GBK编码:ED9A 规范汉字: 須的解释


xū   ㄒㄩˉ
◎ 见“须”。

須的汉语字典

[①][xū]
[《廣韻》相俞切,平虞,心。]
“须1”的繁体字。
(1)胡须,胡子。后多作“鬚”。
(2)触须。
(3)植物及其他物体上像须的东西。
(4)止,停留。
(5)等待。
(6)片刻,一会儿。
(7)稍许,稍微。
(8)迟缓。
(9)依靠。
(10)任用;采用。
(11)须要;需要。
(12)要求。
(13)索取;勒索。
(14)必要。
(15)一定,必定。
(16)必须。
(17)本来,理所当然。参见“須是”。
(18)到底,终于。
(19)有。
(20)是。
(21)却,可。表示转折。
(22)却,可。表示强调。
(23)虽然。
(24)即使。
(25)自;自然。
(26)正。
(27)通“嬃”。
(28)古邑名。春秋卫邑。在今河南省滑县东西。
(29)姓。春秋时楚有须务牟。见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相俞切,上平10虞,xū,遇合三平虞心
[粤 语]:seoi1
[闽南语]:su1

須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  
【戌集下】【頁字部】 須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1399第23(点击查看原图)  的拼音:
【廣韻】錫兪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詢趨切,?音需。【說文】面毛也。【易·賁卦】賁其須。【註】須之爲物上附者也。【疏】須上附于面。【釋名】頤下曰須。須,秀也。別作䰅。俗作鬚。 又待也。【易·歸妹】歸妹以須。【詩·邶風】人涉卬否,卬須我友。 又與?通。【左傳·成十二年】日云莫矣,寡君須矣。【爾雅·釋詁】?,待也。 又資也,用也。與需通。【爾雅·釋獸須屬】獸曰釁,人曰撟,魚曰須,鳥曰狊。【疏】此皆氣倦體罷所須若此,故題云須屬也。 又斯須,猶須臾也。【禮·樂記】禮樂不可斯須去身。 又遲緩也。【左傳·成二年】子不少須,衆懼盡。【後漢·淸河孝王傳】且復須留。【註】《東觀記》須留,作宿留。 又須女,星名。【史記·天官書·婺女註】正義曰:須女,四星。亦婺女,天少府也。須女,賤妾之稱,婦職之?者。 又國名。【春秋·僖二十二年】公伐邾,取須句。【公羊傳】作須朐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東郡須昌縣,故須句國。又【左傳·定四年】分唐叔以密須之鼓。【史記·周紀】文王伐密須。【註】密須氏,姞姓之國。今安定隂密縣是也。 又邑名。【詩·邶風】思須與漕。【傳】須、漕,衞邑。又【後漢·郡國志】南陽郡順陽有須聚。 又菜名。【爾雅·釋草】須薞無。【疏】詩谷風,采葑采菲。傳,葑須也。先儒以須葑蓯當之。孫炎云:須,一名葑蓯。 又草名。【爾雅·釋草】臺,夫須。【疏】臺,一名夫須。莎草也。 又鳥名。【爾雅·釋鳥】鷉,須鸁。【疏】鷉,一名須鸁。 又兵器。【䆁名】須盾,本出於蜀。須,所持也。 又【揚子·方言】須,捷敗也。南楚凡人貧衣被醜弊謂之須捷。 又姓。【左傳·莊十七年】有須遂氏。【戰國策】魏大夫須賈。 又人名。【左傳·僖二十四年】晉侯之豎頭須,守藏者也。 又【左思·吳都賦】旗魚須。【註】以魚須爲旗之竿也。 又【集韻】逋還切,音斑。班也。【禮·玉藻】笏,大夫以魚須文竹。【釋文】崔云:用文竹及魚班也。隱義云:以魚須飾文竹之邊。須音班。 又叶心秋切,音修。【息夫躬辭】嗟若是兮欲何留,撫神龍兮攬其須。【陸雲·九愍】生遺年而有盡,居靜言其何須。將輕舉以遠覽,眇天路而高遊。【註】須,求也。 【說文徐註】此本須鬢之須。頁,首也。彡,毛飾也。借爲所須之須。俗書从水,非。毛氏曰:須與湏別。湏,火外切。爛也。
考證:〔【逸雅】頤下曰須。〕 謹按語見釋名,今將逸雅改爲釋名。〔【左傳·成十二年】日云莫矣,寡君?矣。〕 謹按原文本作須,其義則爲?。石經及各本皆同。今仍改須。〔【爾雅·釋獸須屬】魚曰須,鳥曰臭。〕 謹照原文曰臭改曰狊。〔【前漢·淸河孝王傳】且復須留。〕 謹照原書前漢改後漢。〔【詩·邶風】思須與漕。【註】須,漕,衞邑。〕 謹照原文註改傳。〔【逸雅】須盾,本出於蜀。須,所持也。〕 謹按所引出釋名,今將逸雅改爲䆁名。〔【玉藻】大夫以魚須文竹。【註】崔云,用文竹及魚班也。〕 謹照原書註改爲釋文。 須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甲骨文  金文  小篆   楷体   中国大陆宋体  台湾细明体  香港明体  日本明朝体  韩国明朝体  旧字形  

基本字义

xū(ㄒㄨ)

⒈  见“须”。

English

must, have to, necessary; moment; whiske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