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 笮
zuó ㄗㄨㄛˊ
◎ 用竹篾拧成的索:笮桥(竹索桥)。
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◎ 笮 zé
〈词性:名〉
(1) 屋上的箔席。用竹或苇编成,铺在瓦下椽上[bamboo or reed mat used in building a house]
笮,迫也。在瓦之下,棼上。——《说文》
(2) 姓
(3) 另见 zuó
基本词义
◎ 笮
筰 zuó
〈词性:名〉
(1) 竹索。拉船的ň [bamboo rope]
筰,筊也。从竹,作声。竹索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负笮引文舟,饥渴常不饱。——南朝宋· 谢灵运《折杨柳行》
(2) 又如:笮桥(用竹索编织而成的架空吊桥)
(3) 竹竿 [bamboo pole]
人未学曰矇,矇者,竹木之类也…不入师门,无经传之教,以郁朴之实,不晓礼义,立之朝廷,植笮树表之类也,其何益哉?——汉· 王充《论衡》
(4) 另见 zé
[①][zé]
[《廣韻》側伯切,入陌,莊。]
“措2”的被通假字。
(1)屋上的箔席。用竹或苇编成,铺在瓦下椽上。
(2)盛箭的竹器。
(3)困迫;挤压;逼迫。
(4)姓。汉有笮融。见《後汉书·陶谦传》。
[②][zuó]
[《廣韻》在各切,入鐸,從。]
(1)竹索。用竹篾绞拧而成的竹缆。
(2)指竹索挢。
(3)竹竿。
(4)通“鑿”。
(5)指黥刑。
(6)古代我国西南地区部族名。产名马。其地在今四川省汉源县东南。
[③][zhà]
[《廣韻》側駕切,去禡,莊。]
(1)榨酒器。
(2)压物使出汁液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側駕切,去40禡,zhà,假開二去麻莊
[平水韵]:去声二十二禡·入声十药
[粤 语]:zaak3zaak6zok6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
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笮
⒈ 用竹篾拧成的索:笮桥(竹索桥)。
笮
⒈ 铺在椽上瓦下的苇席或竹席。
⒉ 压榨:“吏士渴乏,笮马粪汁而饮之”。
⒊ 装箭的竹器。
⒋ 姓。
形声:从竹、乍声
boards which support tiles on roof